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峰新闻 > 春“语”润万物 教育焕新生 | 文峰小学部教师参与新视野教育·第十八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春“语”润万物 教育焕新生 | 文峰小学部教师参与新视野教育·第十八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2025年04月14日 21:36:00 访问量:7

春雨润万物,教育焕新生,学高以致远。教育新视野·第十八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于4月11日上午八点在粉墙黛瓦的徽州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两天半的教育盛宴的开展,如同一场知识的春雨,润泽着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者的心田,也为文峰小学部的语文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视野和生机。



名师课堂风采









何夏寿

4月10日,浙江省特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何夏寿老师带来二年级儿童诗《彩色的梦》。

课堂上,何老师用“捉词语”游戏唤醒字词记忆。仿写环节,孩子们用“脚尖滑过的地方,大片的海洋,蓝了;长长的叶子,绿了;圆圆的太阳,红了,红—得—灿—烂!”,这样灵动的表达,将色彩与想象编织成诗。这种“观察-想象-创作”的闭环设计,完美诠释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这一理念。



朱 煜

朱煜老师执教的《剃头大师》,尽显深厚教学功底。课始,以课题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初读时,鼓励学生自主判定主角,充分激活思维,实现与文本深度交互;再读时,借缜密问题链,引领学生品析语言、体悟选材精妙。教学中,朗读指导一以贯之,以读促悟,夯实知识基础,更巧用表格梳理,助力学生搭建知识架构,梳理文章结构,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

管建刚

4月11日下午是管建刚老师团队的《跳水》一课,于团队老师来说是家常课,但对于听课的老师而言却意义非凡。

课堂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管老师军事化的课堂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管理,一个个小口令,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训练有素”“有令必达”。

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不是满堂灌或者满堂问,他们从“讲解知识”转变为“设计任务+监督执行”,通过少讲多巡的方式,将精力投入个性化指导而非统一授课。

知识讲座更是从“语文”二字的解析让听课老师们知道课堂“听说读写”重在“读写”,唯有读写才能让学生的脑力劳动动起来,无瑕玩乐。




武凤霞

4月12日下午由武凤霞老师带来的《古诗三首》,课堂上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抓住“时间、地点、天气、人物和心情”来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思考当中领悟诗人隐藏的内在情感,以关联学习为支点,巧妙整合三首诗的共性要素,让学生发现古典诗歌的意象规律和情感技巧。随后的讲座中,为字词教学开辟新径,武老师提出字词教学要一举多得,打破传统单一模式,赋予字词教学多元价值,让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维启发同步推进。

王文丽

王文丽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堂《擦亮路牌的人》满是诗意与温情,娓娓道来的声音将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擦路牌的人的改变,王老师抓住故事的关键节点,在思考人物的思维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的讲座中,王老师先指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引导老师们以读者视角去读书,强化用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成长,从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吉春亚

在讲授《黄继光》一课时,吉春亚老师紧扣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英雄气概,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真切地触摸到英雄的伟大灵魂,巧妙链接语文园地,巩固知识的同时,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让语文学习落地生根。

史春妍

史老师的《浪花》课堂充满巧思,以童真童语与学生互动,瞬间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引导学生链接经验,让抽象字词变得鲜活,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在优美的课文情境里自然习得,学得轻松又扎实,整堂课趣味盎然,真正做到趣味与实效兼具。

吴 勇

吴勇老师《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一课,用科幻故事作家的情境,鼓励学生畅谈科技,创想科技神器,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同时,吴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层文递进的任务单,让学生从“特定环境”“曲折经历”“加入联想”入手,给孩子写作支架,激发创作热情。当学生思路偏离,吴老师巧妙扶正,回归科幻故事“故事+科技+奇幻”,为孩子插上科技的翅膀。



方广渭

方广渭老师《让真情自然流露》一课,以精编班级纪念册创设情境,巧妙唤起学生对难忘之事的回忆,激发写作动机,使学生有情可抒,同时通过关联名家作品和主观展示融情于事的写作技巧,通过内心追问、连续动作的描写指导,使学生笔下的情感表达更细腻、更自然,发现写作密码,实现“读”“写”共生,从而法度相谐,让创意表达水到渠成。




观摩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知识的芬芳依然弥漫在这个灿烂的春日。在这两天半的观摩学习中,小学部的语文教师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收获满满。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定会将这些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将所感所获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竭力探索最美的教育风采。





文:檀惠琴

初审:汪  威

编排:校  办

编辑:金长虹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黄山文峰学校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龙井三路9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